專利迴避設計 搭乘專利的順風車

專利申請是為取得專利權,避免他人使用自己的研發成果
專利迴避設計,則是在避免侵害他人權利的情況下,使用他人的研發技術。
專利迴避設計源起於美國,被認為一種合法競爭行為,其係為避免產品的開發侵害某一特定專利技術而進行的設計流程。
想要打敗對手,就要先了解對手,要進行專利迴避,就必須先了解專利侵權分析,專利侵權分析中,不構成專利侵權的要件包括:

  • 不符合文義侵權
  • 不符合全要件原則
  • 符合申請歷史禁反言
  • 符合先前技術阻卻
  • 符合貢獻原則

專利迴避設計步驟
  • 專利檢索想要迴避的專利狀態,例如:是否有繳納年是?是有否舉發案?
  • 確定迴避之專利的專利範圍?
  • 檢索先前技術,特別是欲迴避設計之專利標的的先前技術,確認是否符合先前技術阻卻的事項,同時比較迴避設計之專利與先前技術的差異,評估是否能以先前技術為基礎進行改良。
  • 調閱欲迴避之專利的申請檔案歷程,找尋專利權人限定或排除之禁反言證據。
  • 從欲迴避設計之專利的獨立項範圍中,找出可以省略的元件,或元件結合、元件取代,發掘可能迴避設計的方案。

專利迴避方法─元件省略
刪除獨立請求項內至少一元件或改變其功能,進行專利迴避設計。 例如:一請求項:A+B+C 設計產品:A+B、A+C、B+C、A、B、C

專利迴避方法─禁反言(檢視申請歷史檔案)
審視申請專利範圍(即請求項之獨立項) 閱卷查專利申請歷史檔案,針對審查員所提的先前技 術及申請人回應意見中找尋限制條件,此為申請人為 使該申請案取得專利,表明放棄或應為限制之內容 為防止專利權藉「均等論」適用重為主張專利申請至 專利維護過任何階段或任何文件中已被限定或已被排 除之範圍 申請歷史檔案為專利權人曾於補充修正、更正、申復 及答辯所為之意見表示者。

專利迴避方法─先前技術阻卻
請求項-ABC
先前技術-ABC’

專利迴避方法─貢獻原則
每個說明書所揭露的實施例都必需被至少一個請求項 所涵蓋若沒有如此作,將使實施例貢獻給社會大眾。
例如:
專利說明書實施例有:A+B+C1及A+B+C2
專利請求項僅請求一:A+B+C1
製造產品為:A+B+C2(比方C2為:乙酸)

  • C1≠C2非文義讀取(比方:甲酸≠乙酸)
  • C1→C2適用均等論(比方:甲酸→乙酸)
  • 專利權撰寫請求項未予A+B+C2 成一項,故依貢獻原則不得再行主張,而不侵權。

(產品為:甲酸→文義侵害,丙酸→均等侵害,乙酸→不侵權)